青岛西海岸新区:更新更美更宜居

2022-12-30 17:44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21126)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12月30日讯(通讯员 张静 记者 原晓娜) 入冬的北海公园依然五彩斑斓,前来休闲的市民徜徉于连廊、绿水、小径间,构成一幅景美人和的城市画卷;老旧小区从路面破损、安全堪忧,摇身变成智慧管理、舒适宜居的现代化小区,居民舒心展笑颜;随着“芯屏”产业的崛起,王台老工业区乘着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的东风,再次焕发新活力……2022年,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开局之年。回望这一年,一件件城市更新工程落地见效,城市之美变得更有质感、更抵人心,市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赋能低效片区 拓展产城融合“新空间”

开发建设重点低效片区,让每一寸土地都用在高质量项目上,是城市更新的目标。

随着时代发展,位于西海岸新区北部的王台老工业区已难以满足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伴随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号角全面吹响,新区抢抓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窗口期,推动王台老工业区展开新一轮蝶变。其中,强力突破“芯屏”产业,成为关键切口。

今年以来,新区在“强芯扩屏”上一路高歌猛进。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投产,京东方青岛基地项目产品点亮并量产,青岛光电产业园二期全面开工;两个新晋新兴产业专业园区——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区和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揭牌。昔日的“小作坊”正被一个又一个“龙头”项目取代,新兴产业专业园区聚势赋能,让新区北部这片老工业区焕发新生,一座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城加速崛起。

能让低效片区“沉睡”的闲置低效用地“活”起来,实现“腾笼换鸟”,配套项目是关键一环。2022年,新区围绕王台老工业区、青岛自贸片区、董家口化工园区三大片区,激活各类企业的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推进总投资478亿元的42个攻坚项目,共拆迁村居14个、4283户,腾退清理低效小企业470余家、拆除建筑物203万平方米,腾挪土地1.24万亩,极大释放了城市发展空间,也为片区产业引进、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84个重点项目先后落地,40个项目在谈。

有了开局起步打下的好底子,新区将在2023年加快重点低效片区的开发改造,实施35个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86亿元,征迁腾地6000亩以上,拓宽产城融合新空间;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和低效用地1.7万亩,争创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

完善城市功能 夯实城市发展“硬底子”

保障重大项目落地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换挡升级。

2022年,新区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建设及沿线开发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停车设施建设攻坚行动,立足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加快推进总投资近千亿元的112个攻坚项目,不断增强城市韧性。

其中,总投资494亿元实施明董高速等公路、港口、码头项目23个,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总投资127亿元实施79个市政工程,珠江路连通、奋进路打通工程“上天入地”打造集约高效利用新典范;总投资15.7亿元、全市在建最长的华能董家口长输热力管线项目65公里管网敷设完成,基本具备运行条件;地铁6号线二期项目开建,“出门坐地铁”日益走进群众生活。

这一年,加足马力建设的还有停车设施项目。12月3日,太行山路小学改扩建及配套工程竣工投用,太行山路小学停车场正式向社会开放。该项目不仅有效增加了片区停车设施资源供给,也为新区“停车经济”打造了新样板。

在新区,解决停车难的办法还有很多。其中,错时共享停车就是让闲置车位“活”起来,目前已开放2.5万个共享泊位,有效缓解了城市停车设施资源的供需矛盾;通过建立智能停车库,“向上向下要空间”,实现有限土地的集约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区停车难问题。

提升城市品质 打造宜居宜业“新环境”

“以前住的是土坯房,房子破旧,冬冷夏热,面积还小,来个客人都没法落脚。”回想起搬家前一家四代人挤在一起住的日子,家住淮河西路的锦汇嘉园小区的王奶奶十分感慨。

如今,殷家河片区由原本的老、破、小棚户区华丽变身为集休闲健身公园、体验式购物中心、绿色生态写字楼、高端住宅为一体,容纳文化活动、医疗康体、生活服务、商业零售等多种功能的高端社区生活圈。

“新小区和老房子相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我享清福了!”75岁的王奶奶高兴地说。

变化巨大的殷家河片区,是西海岸新区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一个缩影。今年,新区聚焦旧城旧村改造、拆违治乱攻坚行动,实施总投资165亿元的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29个村居安置房建设,改造老旧小区28个,1.3万户居民受益。

如何把城市建设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新区给出的答案是,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不断拓展绿色空间。

从唐岛湾北岸向北眺望,很容易就能寻到一处绿色小山——花科子山。定睛细看,苍翠黑松裹满山体,高大楼宇林立其后。极富层次的城市画卷中,它像一颗充满活力的“绿色心脏”,在山海之间蓬勃跳动。

“对于我们周边居民来说,它是我们的社区公园;对于热衷运动的人来说,它是充满活力的运动公园;对于孩子们来说,它则是名副其实的儿童乐园。”家住书香怡景园的丁爱国告诉记者,自己被花科子山公园的环境所吸引,每天都要来这儿“吸吸氧”。

城市空间寸土寸金,绿化文章该怎么做?对此,新区充分利用废弃地、边角地、房前屋后等空间“见缝插绿”,让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多起来。据悉,新区投资5.3亿元完成54个公园项目,将新区精神、公益理念融入14个山头公园,打造了一批“红十字”“红石榴”等主题公园,9个项目获得市级奖项和2800万元奖补资金。

另外,新区开展的拆违治乱“亮剑”行动,共计拆除违建1290处、162万平方米,新生违建实现“动态清零”;13个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综合整治工程累计完成整治53.8万平方米,城市文明底色越擦越亮。

锤炼作风能力 锻造担当实干“真本领”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城市更新,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让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为此,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有效衔接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共划定21个更新片区、57个更新单元,系统研究功能定位、公共配套、产城融合等要素,构建“片区-单元-地块”三级管控体系,为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工作提供规划支撑。结合专项规划编制,将13个街道2683处工业用地纳入识别对象,同步开展低效工业用地识别。

同时,常态化开展城市更新项目“金点子”征集和项目建设质量“请您阅卷”活动,构建“金点子”征集办理“订单式需求、菜单式供给、清单式推进、阅单式评判”模式,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价值导向。坚持到项目建设一线去,强化“一线工作法”,全力打好统筹调度、督导考核、观摩激励等“组合拳”,形成责任明晰的督导考核机制,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保障推动攻坚行动取得更高突破。

关于城市更新未来的规划,在刚刚结束的区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质效推进”这五个字,传递给我们更多憧憬与希望。未来,新区将以城市更新为牵引,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人民群众在这座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