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贺新春,共舞民族情!这场新春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将文化舞台搭在了居民家门口

2025-02-10 18:16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32924) 扫描到手机

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居民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月8日,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街道2025新春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举行。这场以“民族、民俗、非遗”为核心的精彩活动,让辖区居民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与文化自信。

民族风情浓郁,民间艺术大放异彩。本次新春民间艺术表演活动汇聚了街道各社区的37个节目,涵盖舞蹈、秧歌、锣鼓、扇子舞、武术、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节目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彩,也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紧密团结、和谐共融。

其中,斋堂岛街社区的舞蹈《福门开好运来》以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舞姿,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郭家台子社区的舞蹈《欢乐中国年》则通过热情洋溢的表演,展现了中华民族喜迎新春的欢乐氛围;大窑社区的秧歌扇舞《幸福中国一起走》更是将传统秧歌与现代舞蹈元素相结合,使整个表演既传统又不失新颖,让民俗艺术魅力四射,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值得一提的是,高岛路社区带来的土家族舞蹈《斗笠舞(土家情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具民族风情的文艺作品。演员们身着土家族传统服饰,伴随着悠扬的土家情歌,舞步轻盈而富有节奏感。舞蹈中融入了土家族人民劳作、生活的场景,展现了土家族文化的魅力。节目领队孙俊喜介绍道:“斗笠舞是土家族的传统舞蹈,起源于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斗笠不仅是遮阳避雨的工具,更是土家族文化的象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舞蹈,让更多人了解土家族的民俗文化,感受土家族人民的热情与淳朴。”

传承创新并举,非遗焕发新生。表演活动特别邀请舞龙、耍狮、跑旱船等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表演,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的精彩呈现,进一步丰富了整场活动的文化内涵。茂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山东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此次活动,新韵茂腔艺术剧团带来的戏装大秧歌和地方戏曲茂腔联唱,以创新性的编排和演绎手法,不仅展现了山东地方戏曲的多样性和独特韵味,更让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盛世欢腾闹元宵》节目现场,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鸿鹰武馆的50位小朋友为居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引得行人驻足喝彩。表演以一条栩栩如生的长龙为开场,八只小狮子旋转、高举、翻越,动作精准有力,气势十足,伴随着激昂的鼓点,演绎出龙腾四海的壮阔景象。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图腾的崇高致敬,也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在“少林功夫展演”环节,“少林棍法”“拳术对练”等少林武术的经典套路,展现出少林武术的刚猛有力与灵活多变,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古刹之中,领略少林武术的博大精深。武术器械大联欢”作为表演的压轴环节,让众多武术器械同台亮相,包括刀、枪、棍、棒、戟等多种传统武器,通过独舞、对练等形式,展现武术器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小演员们默契的配合、整齐划一的动作,不仅展现了武术的力与美,更传递出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武术精神。

“舞龙舞狮是我们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这些师傅们舞得真好,我们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在这玩,现在趁着孩子没开学又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感受到这里浓浓的年味,真是太开心了。”观演的居民说道。伴随着激昂的鼓点与欢快的音乐,舞龙表演更是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了顶点,巨龙蜿蜒起舞,龙头高昂,龙身翻腾,龙尾摇摆。舞龙演员们身手矫健,动作协调一致,将龙的威严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龙腾飞舞之间,不仅寓意着吉祥如意、风调雨顺,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祝愿,让每一位观众都沉浸在这份欢乐与祥和之中。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全民参与、其乐融融的新春联欢,更是一次民族团结、家园和谐的生动展现。由街道的20多个社区和艺术团体演绎的精彩节目,每一个都凝聚了表演者的心血与智慧,诠释了辖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成为了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注脚。

“新春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将文化舞台搭在了居民家门口,一场居民演、居民看、居民乐的文化活动展现出了我们辖区居民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黄岛街道宣教文卫中心相关负责人张宇说道,下一步,街道将继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以文化活动、文明实践为载体,紧扣“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海洋大集、移风易俗”等系列活动,搭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居民展示平台,以接地气、参与广、亮点足的特点服务于百姓,激发各族群众的文化创作和表演热情,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半岛全媒体记者 段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