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琅琊镇:拓宽基层治理渠道 提升精细服务效能“琅花”力量绽放巾帼风采
半岛网3月8日讯(记者 原晓娜) 近年来,琅琊镇持续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1+1+4”特色社会治理服务品牌,聚焦困境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新市民等不同群体,凝聚巾帼力量,开展精细化、网格化、专业化服务,以“1个琅花党支部+1支‘琅花’志愿服务队伍+4个‘琅花’服务子品牌”工作模式,实现了“资源在网格集成、任务在网格落实、诉求在网格解决、感情在网格升华”,基层治理服务像“绣花”一样精细到了每个角落。
突破部门壁垒 搭建联动之桥
琅琊镇在对困境女童的帮扶中发现,这些女童有的从小就没有接触过父母,有的因故失去父母,缺乏成长道路上必要的亲情陪伴和交流,针对这一情况,琅琊镇启动困境女童关爱计划。
“我们的初衷就是让困境女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女童年龄跨度较大,这也对参与帮扶的机关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是单纯哪个部门就能提供了合适人选的”,琅琊镇副镇长温俊杰介绍。为了选出符合条件的“琅花妈妈团”,琅琊镇整合社会治理、党建、妇联、团委、民政、宣传、司法等多部门力量,打破部门壁垒,全面考察全镇女性干部综合素质,成立了由17名女性中层机关干部、26名女性网格员、22名女性村干部组成的“琅花妈妈团”。队员们工作经历丰富,互为补充促进,让服务有“里”有“面”,也因17名中层干部分属不同部门,在帮扶工作中能够有效进行信息共享、资源互动,形成了信息联查、工作联动、问题联治的良性互促格局。
呵护困境儿童 点亮希望之灯
“感谢琅花妈妈,我给奶奶买上了暖和的冬衣!”晓静(化名)激动地说。看着懂事的晓静,身为“琅花妈妈团”一员的镇社会治理中心负责人王潇拉着晓静的手走到了儿童服装区,为晓静精心挑选了一件新年衣服。晓静自幼父母双亡,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2022年春节来临之际,“琅花妈妈团”组织困境儿童开展“春节送温暖 快乐自由购”活动,将琅花妈妈的关爱传递给孩子们,为孩子们提供物质上、精神上、心理上的慰藉。
据了解,琅琊镇通过健全制度、团队、政策、阵地等保障体系,构建起镇内关心关爱困境儿童工作的一盘棋格局,在生活、亲情、心理等方面对辖区困境儿童开展各类关心关爱志愿服务行动。“琅花妈妈团”与多家心理健康机构、未成年保护中心、社会公益组织等合作,按需定期组织开展上门走访慰问、户外亲子采摘、防性侵安全教育讲座、非遗文化体验等活动。此外,“琅花妈妈”们还走进校园,与孩子们的老师交流沟通,陪同老师一起家访,全面了解困境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状况,使他们在精神上有依托、情感上有交流、心理上有疏导、生活上有照顾、社会上有关怀,为困境儿童点亮生活新希望。
延伸服务触角 汇聚治理之塔
为提高精细化服务能力,“琅花”志愿服务团队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方向,下设“琅花妈妈”“琅花调解”“琅花代办”和“琅花卫士”4个工作品牌,服务的触角向网格拓展和延伸。
据悉,“琅花妈妈团”实行“1+1+X”志愿服务模式,分组对全镇单亲、失亲等困境儿童进行跟踪服务,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关爱方案;“琅花调解”队伍主要负责网格内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物业管理等一般性矛盾的调解工作以及重要矛盾纠纷的上报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琅花代办”队伍负责定期宣传各行业便民惠民政策,协助网格村为居民提供各类民生公共服务,对行动不便或有特殊情况的居民开展代办服务;“琅花卫士”队伍负责常态化开展护海净海巡逻行动,对海岸线及渔港、码头定期巡查,组织志愿者对沿海岸滩和近海海洋垃圾进行清理。
与此同时,琅琊镇成立琅花党支部,结合“琅花”志愿服务团队工作需要,吸纳党政机关、村委、中小学校、医院等单位的33名优秀女性党员干部加入,通过深耕琅花“微治理”,推动全域“大治理”, “琅花”品牌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得以淬炼成熟。
如今在琅琊镇,“琅花”社会治理服务品牌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它彰显着琅琊镇对完善基层治理平台、拓宽基层治理渠道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为基层治理提供了“琅琊答案。” 在“琅花”志愿服务团队成立的短短1年多时间内,曾获得“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年文明号”“2022年度青岛西海岸新区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青岛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团队累计开展调解服务20余次,代办服务80余次,护海净海行动30余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服务困境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超1000人次,与12个困境儿童家庭建立了长期帮扶服务,陪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